领导需要材料你会修改吗?—谈修改材料9点技巧,-,副本(2022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领导需要材料你会修改吗?—谈修改材料9点技巧,-,副本(2022年),供大家参考。

领导需要材料你会修改吗?—谈修改材料9点技巧,-,副本(2022年)

领导需要的材料你会修改吗?

——谈修改材料的9点技巧

 

修改材料是让办公室搞文字材料的人员非常头疼的一件事,好不容易搜肠刮肚,还让领导圈的大大小小。有句顺口溜:“一稿二稿,搞了白搞;
三稿四稿,刚刚起跑;
五稿六稿,还要再搞;
七稿八稿,搞了再搞。”这是写稿人的真是写照,但这也充分说明会写稿子、会改稿子的重要性。可是如何才能达到领导对材料的要求?如何达到会议材料、稿件达到的效果?

文字材料要想写得好,关键还是要靠修改。有时候,我们写出呈审稿,领导只稍作修改,就让文章瞬间高大上,这就是修改的魅力。那么,修改有哪些方法技巧呢?这里给大家提供9种常用的修改方法。

一、先整体后部分

简单来说,就是从大处着眼,一篇好的材料必有一套好的结构,从文章立意布局、结构段落开始,再从语句修辞、标点符号一层层的往下看。

【实例一】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XX样本”(提纲)

——XX构建“3+4”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做法与启示

(第一部分)

“3+4”:三项社会治理机制,四条保障线

(第二部分)

“三项社会治理机制”之一:农村基层班子建设长效机制。

“三项社会治理机制”之二:农村“三资”有效监管机制。

“三项社会治理机制”之三:农村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机制。

“四条保障线”之一:农村基层班子运转保障线。

“四条保障线”之二:城乡环卫一体化保障线。

“四条保障线”之三: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保障线。

“四条保障线”之四:重点民生实事保障线。

(第三部分)

“XX样本”的启示与建议之一:必须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

“XX样本”的启示与建议之二:必须着眼小账算大账。

“XX样本”的启示与建议之三: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接地气。

“XX样本”的启示与建议之四:强基固本方能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才能健康发展。

这一篇提纲就很好的能够从整体出发,从大处着眼,作为一篇先进的经验材料来讲,立意较高、逻辑清晰、结构明晰,没有多余的废话,通过这样的做法得到了一系列的启示,让学习交流者思路清晰,一目了然。

【实例二】

(修改前)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是每一名新闻编辑不可或缺的条件。这可以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其中包括编辑过程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所以,记者编辑的自身素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节目的质量。换个角度来说,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进一步提高编辑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而进一步提高编辑自身道德修养和素质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基础。针对目前出现的多种多样的新闻节目形式,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这些新闻节目形式,编辑工作的职责就应该进行相关的创新活动,这样也对编辑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方法。

(修改后)对于新时期的新闻编辑来说,创新意识是必备的素质之一。主要包括编辑过程的素质以及自身的专业素质。对于一档节目来说,记者编辑的素质水平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从另一方面来看,提升编辑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也非常重要,是培养一名优秀编辑的基础所在。以当前新闻节目的形式来看,为了更好地突出节目特色,编辑必须具备积极的创新思想,开拓创新思维,这就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

对比修改前的文章,我们发现修改后的文章文字更加的简练,不用来回的说“车轱辘话”,一句话一个点,从编辑工作到编辑人员,逻辑清晰,而原文重复的话就比较多,层次不清,工作、人员掺杂,让人看不明白、分不清楚。

二、先“粗”后“细”

就是先有个概括句,再具体的展开,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有段落层次,不仅仅体现在大标题、小标题上,还应该体现在标点符号、语言词句上。这也能够体现出文章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实例一】

要树立群众观念;
做到心中时刻装着群众,想民之所想,听民之所讲,急民之所急,做民之想做。今年,我局共完成……

要密切联系群众;
做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记,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不能冷漠,做群众工作的作风不能飘浮,对人民群众的诉求不能敷衍。截止到8月份,我局共收到……,其中,……

要关心群众疾苦;
高度重视民生,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特别是对失去土地的农民,要提供安居房、创业钱、就业路、保障网。XX项目目前进度X%,……

这个例子中既有总括句,也有个“点睛”句,段落及语句层次分明,标点明确,讲几点、抓几个方面一一的呈现,“有血有肉”,就能够把文章修改的有“味道”。

【实例二】

原稿: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重点任务,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学习和带头严格遵守中央“一准则两条例,坚持多角度分析贪腐利害,加强日常教育,实行警示提示制度,每当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和赴基层督查考核等关键关口,都及时开展廉洁提醒,经常组织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片,做到警钟长鸣不敢腐,制度约束不能腐,提升境界不想腐。

修改后: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重点任务。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学习和带头严格遵守中央“一准则两条例”,实行“五常两多三不”,构建反腐防腐的牢固防线,即:常算政治账、常算经济账、常算名誉账、常算家庭账、常算自由账,多讲警示案例、多放警示片,提升思想境界,做到警钟长鸣不敢腐,制度约束不能腐,提升境界不想腐。

这篇原稿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是层次不清,出现了“流水账”,分别罗列工作,没有头绪和工作重点、亮点;
二是“一逗到底”,全程逗号,没有总括句,更体现不出层次和重点。而修改后的不仅仅能够归纳概括,将罗列的进行分类整合,使文章立马上升了一个层次。

三、避免长句

之前犯过一个错误,就是一段中总有那么一两个长句,修饰语太多,最后凸显不出重点,而且长句也会言之无物、逻辑不通,给人以空虚不实之感。

【实例】

原稿:一是抓好学习,X部长融汇全市组织部长会议和老干部工作会议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结合当前全区组织工作实际提出了八个方面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是我们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区组织工作的基本遵循和努力方向。各单位要通过召开班子会和干部会议等形式,层层进行传达,确保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位机关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使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了解和熟知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部署要求。

修改后:一是想明白,领会精神实质;
二是干明白,真正落到实处。不研究工作就抓落实,不仅是不负责任的,而且是危险的。只有想明白才能干明白,特别是“一把手”要真正研究工作,先当好会议精神的“翻译官”,再当好党建工作的“指挥官”,要有目的的学习,有思考的传达,有智慧的贯彻,有效果的落实,真正畅通组织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千万不能“要来讲话电子版,一级标题看一看,二级标题换一换,黑体字的念一念”,就算传达完了。要怀真情实意,凭真才实学,用真材实料,动真枪实弹,来真抓实干,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原稿的句子是不是读起来很长,每一句都很长,念起来节奏感就稍差,也不易理解。读的人可能会被绕进去,听的人可能抓不到重点,影响材料的效果。而且容易出现主谓宾的语法错误,让人感觉罗嗦,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修改后的文字虽然多了,但是读起来朗朗上口,层次也分明、清晰。一句说不明白,就可以用两句、三句。

四、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曾经有个段子:“研表究明,汉字序顺并不定一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后,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都乱的。”大家看完之后仍然能够理解这句话说的什么意思,这就是有时候信心满满写完材料,领导大方向大结构还没给你动,先把错别字、标点啥的给画出来了,这比单纯的没写出思想精神更郁闷。

因此,写好一篇文章后,要么找家人给顺一遍,要么找同事给校核一下,只要是换个角度就能发现其中很多的小毛病。

【实例一】

“一创六建”“四市五城”丰富了城市内涵,改变了城市面貌,擦亮了城市名片,竖立了“天蓝、地绿、水清、路畅、登明、城美、人旺、商兴”的形象。

【实例二】

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很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浪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狼

你发现这段中的错误和不一样的地方了吗?

五、“扬弃”

哲学上的扬弃,就是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抛弃又保留、既克服又继承的关系。改材料亦是如此,需要不断的修改和保留,不断的否定和完善,不断的阅读修改,这样才能精益求精。

因此修改材料不可能一蹴而就,古人做事都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更何况一个大篇幅的材料了。在修改材料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就行自查,一是调整顺序。一篇材料写成以后,首先要认真调整各个主题的顺序,有时候顺序一遍,结构大变,层次明显不一样。比如说,我们写工作总结,首先是党委重视、其次是组织严密,再次是群众积极,你就不能将群众积极放在组织严密前面,这样逻辑就不符合常理。一般来说,全面的、重要的放前面,次要的、局部的放后面。二是先减后增。一篇材料写的好不好,首先看文字啰不啰嗦,重点突不突出。所以,可以首先做减法,将一些废话、无关紧要的话,全部删除,让文章简单一些。然后,再看有哪些没讲到、哪些没讲到位,再适情增加一些。这一减一增之间,文章简练了,重点突出了,内容也全面了,档次也就上来了。三是改换词句。就是将一些词句的准确性、艺术性进行调整。首先是要保证词句的精准,比如说,形容效果的词有很多个,明显提高、有所提高、大幅提高等等,这里面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来把握,尽量做到用词准确。其次要尽量用一些体现思想性的词句,比如,我们形容做工作要细心,可以说“细节决定成败”,也可以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总之,要尽量使材料生动起来。

【实例一】

1、明晰产权,以地入股,土地变股权,农民变股东,有地不种地,收益靠分红。

2、在XX经济带实现率先发展,在XX经济区实现率先发展,在全国革命老区实现率先发展。

这两个例子都是层层递进,由小到大,由点到面。

【实例二】

原稿:对农民的讲话:新农村建设是为了把我们的家园☆家村建设的更漂亮、更整洁,是为了提高村民百姓的生活质量,改善XX村的环境,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作为XX村的一员,能为XX村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后代会感谢我们的。

修改后:对农民的讲话:马上要进入雨季了,你家住房与牛舍共用一根主梁,太危险了,万一牛舍倒塌,恐怕你家住房也保不住。现在全国都在搞新农村建设,国家出钱为你改造住房环境,只要你愿意,既可以把住房修得整洁漂亮,儿子娶媳妇不再花钱修房,又不拖X村新农村建设的后腿,为什么不干呢?

原稿显得有些不接地气,好像不是对农民讲,而是在念讲话稿。因此写文章、改材料一定要接地气。

六、归纳概括

之前看过很多材料,写得满满一篇,一看也都是干了很多事,开展了很多工作,但是满篇找不到主旨,偶尔有个总括句,还不能够全面的概括,只是为了形式上的统一,好看。这样的材料有内容,但是缺少提升。

【实例一】

原稿:鼓励各党小组、各部室(中心)根据业务实际进行“小组学习”,鼓励全体干部职工根据岗位实际进行“微学习”,截至9月底,共组织集体学习17次、开展“小组学习”18次、下发个人“微学习”计划8次。开展党员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画好“党员画像”,引导全会党员千部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同时,结合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将纪律作风整顿纳入日常工作中,先后印发工作动态71期,开展工作督查21批次,开展全面督查4次、明察暗访20次,进一步扩大了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成果。对于市委、市纪委的典型通报,做到每期必学,并坚持利用元旦、春节、七一和国庆中秋等时间节点,强化规矩纪律教育,使全会党员干部做到防微杜淅、警钟长鸣。组织全会党员干部和干部职工参加德廉知识测试,成绩全部合格;
切实做到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坚决防止和纠正“宽松软”的问题。

修改稿:着力深化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一是严格落实固定日学习制度,通过“集体学习”“小组学习”“微学习”等形式,截至9月底,共组织集体学习17次、“小组学习”18次、“微学习”计划8次;
二是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画好“党员画像”,将纪律作风整顿纳入日常工作,先后印发工作动态71期,开展工作督查21批次,开展全面督查4次、明察暗访20次,进一步扩大了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成果;
三是着力强化廉政警示教育和法纪教育,一方面学在日常,对于市委、市纪委的典型通报,做到每期必学,另一方面利用元旦、七一和中秋等节假日节点,强化规矩纪律教育,并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德廉知识测试,做到入脑入心入行;
切实做到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坚决防止和纠正“宽松软”的问题。

   原稿一看就是开展了很多的活动,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不能够归纳概括,没有层次感,胡子眉毛一把抓,理不清头绪,有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而修改后的材料,通过总括句,三个小标句,就能够切实的把各项工作厘清,层次分明,工作重点突出。

【实例二】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

一、创新水利投融资机制,实行统筹治水

一是抓主导。二是抓配套。三是抓整合。四是抓市场。五是抓产权。

二、创新水资源利用机制,实行科学用水

一是科学拦蓄,合理开发水资源。

二是贯通互济,统筹配置水资源。

三是节约为先,高效利用水资源。

四是防治并举,有效保护水资源。

三、创新水利管理体制,实行依法管水

一是深化水政执法改革。

二是深化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三是深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

四是建立健全水利改革发展考核问责机制。

通过大、小标题,我们就明显的感觉到文章富有层次感,重点突出,做法鲜明,所以,能提炼观点的一定要提炼观点,公文本来就枯燥,再不写得生动点,只能是放在桌上睡大觉了。

七、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前面说了这六条,主要还是在偏重形式,就像去饭店吃饭,端上来必须是“色香”是第一位的,乱糟糟的肯定没胃口,但是我们仍要奉行内容为王的原则,只有好的味道,才能够让人身心舒泰、全身舒畅。内容永远大于形式,先把事说明白,再辅以结构形式的完美,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好的形式能让内容如虎添翼。有的文章不需要好的形式也能打动人。

【实例一】

原稿:有真心,才有融洽。我们深刻体会到: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村“两委”的支持和百姓的理解。

体会可以这样改,也许更加贴切(修改后):下村帮扶就像盲人与瘸子过马路,假如我们是“眼睛”,村“两委”和百姓就是我们的“拐杖”,唯有相互搀扶,才会不撞红灯,顺利抵达彼岸。

原稿的体会虽然表达清楚了真实想法,但还不够生动形象,体现不出驻村工作的艰苦性。修改用了比喻更能够将文字转化为情感,更具有感性。

【实例二】

原稿:积极开展 “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围绕转变机关作风、提升服务效能,在广泛学习动员的基础上,立足于“讲、写、干”三个方面,组织开展“机关学习大讲堂”、机关公文写作比赛和调查报告评比等活动,深化“善谋划、当高参”服务品牌创建,引导党员干部提振精神、提升能力,转变作风、服务发展。

 

修改稿:扎实开展“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突出单位工作特点,倡导“四能一善一当一争”,即“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努力做到善谋划、当高参、争先锋”。具体是,借助机关学习讲堂和领导干部上讲台等“练讲”,通过文稿材料讲评“练写”,通过考评《资政动态》编发“练对”,通过检查和考核领导交办事项的落实情况“练办”,合力创建“善谋划、当高参、争先锋”资政服务品牌。

材料如果抓不住关键,综合不起来,就显得冗杂。一堆数据和原始素材,缺乏鲜明的观点和结论,让人看了得不到启发。这样的例子在平时搞的材料中很多。内容要“有血有肉”才能够算得上一篇中上的文章,没内容支撑,再美的结构辞藻也于事无补,味同嚼蜡。

八、规范和规矩

在材料中,为了能让文章更具生动性,我们可能都会引用些名言名句,一些诗词名句。《习近平用典》就为我们做了非常好的示范。但是如果一味的引用,引用的也是驴唇不对马嘴,那么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了。用在材料中出了错不仅仅是事故,可能还会成为事件。

因此,修改讲话稿、材料时一定要注意引用的词句,避免断章取义,道听途说,就如“明日黄花”,不是表未来,而是代表过去。

【实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重温习近平同志关于沂蒙精神的重要指示(用重要论述更确切或者是习近平同志对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指示),我们深感继承和弘扬好沂蒙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政治和历史责任。

【实例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加强绿色生态建设,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了造绿减碳、造绿生景,造绿生金,车在绿中行,人在绿中游,景在绿中透。

这里的古诗就引用不恰当,原文要表现生态建设和发展,古诗愿意是比喻在遇到困难一种办法不行时,用另一种办法去解决。通过探索去发现答案。在这里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为恰当。这也体现出一个人做事的细致和严谨的态度。

九、与时俱进

这个就很简单理解了,现在都在说十九大了,你材料里还写着十八大的内容,肯定是不符合实际的,更没有与时俱进,材料肯定不过关。因此,在修改材料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老词新用,“新瓶装旧酒”。

【实例一】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这就是规范表述,而不能是其他。

这种例子有很多,比如“打铁还需自身硬”现在是“打铁必须自身硬”。又比如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引用以及修改材料的同时,必须烂熟于心,用新的规定说法,而不是仍再提以前的表述。 

 

推荐访问:修改 材料 你会 领导需要材料你会修改吗?—谈修改材料9点技巧 - 副本 领导给的材料该不该修改